青海消防多举措护航春耕生产

    版次:03    来源:    2025年04月28日

给群众普及春季火灾防范知识

文/图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全省各地抢抓农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根据近期农牧区火灾高发、频发实际,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及时研判、部署春耕期间消防安全护航行动,通过隐患排查、普法宣传、执法督导等举措,为春耕生产织密织牢“防火网”。

3月起,省消防救援总队针对农牧区季节性火灾特点,全方位构建保春耕防控体系。组织各级消防部门消防监督员与基层网格员联合巡查,深入农村、牧区,拉网式排查春耕生产中的火灾隐患。对焚烧秸秆、烧荒等传统耕作习惯,实施“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采用“人防+技防”手段,在偏远耕地部署无人机巡航监测,实时回传热成像数据,实现火情预警、定位与快速处置闭环管理。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青海各地消防部门组织宣传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集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消防海报、播放消防宣传音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春季火灾防范知识。联合村委会利用村村通大喇叭不间断广播消防知识,讲解农村火灾的特点、常见火灾隐患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方法,让消防安全的声音传遍乡村牧区的每一个角落。

“不在草地、草垛附近吸烟,防止未熄灭的烟头引发火灾。”在海东市平安区白家村,消防宣传车播放着响亮的宣传口号。“大爷,这大棚边上的木材、塑料薄膜都属于易燃物,如果着火了,燃烧速度特别快,我们先帮你挪到那边去,你们平时也要及时清理大棚周边的可燃物。”

根据当地春耕实际,连日来,消防宣传人员走进村庄巷道,结合近年来省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消防宣传,向村民们详细讲解春耕期间诱发火灾的原因、特点、危害性,普及禁止野外用火的规定及初期火灾扑救方法等知识。将印有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彩页发放到村民手中,传授实用的春耕“防火经”,并告诫他们坚决杜绝焚烧秸秆、田间吸烟、乱丢烟头等不安全行为,严防“火烧连营”现象发生。同时,宣传人员结合农村牧区火灾特点,深入独居老人家中,排查家庭消防安全隐患。“奶奶,在家里使用电器的时候千万不能乱拉电线,也不能在插线板上同时插很多电器设备造成超负荷用电,长时间超负荷用电会造成电线过载发烫甚至起火。”宣传人员从日常生活中的用火、用电、取暖等细微环节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消防知识,提醒大家在春耕期间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火灾。

为提高群众初期火灾应对能力,消防部门还组织人员走进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农村、社区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开展消防器材装备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器材装备的完整好用。组织开展火灾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模拟演练,检验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农村义务消防队及村民的协同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消防力量初期火灾处置能力。据统计,“护春耕”行动开展以来,各级消防部门累计流动巡逻500余次,消除农牧区火灾隐患2300余处,制止违规用火行为470起,开展基层消防力量服务指导工作380余场。

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基层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筑牢末端消防安全堡垒,依托以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和消防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消防监管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志愿消防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基础消防设施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为群众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