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雷洁
“徐某拿钱跑了,手机关机,联系不上了。”今年1月5日,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三其派出所内,市民闫先生匆匆赶来报案,急切地对民警说道。随后,派出所民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行动力,破获了这起以介绍公司设备为名的诈骗案件。
事情还得从去年年底说起,闫先生是某公司老板,因公司业务需求,闫先生计划采购一批洗涤设备,便委托朋友找找门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徐某,徐某声称自己是做二手设备中介业务的,正好了解到一家水电公司正在出售二手洗涤设备,还与这家公司有业务上的合作,便接下了这单生意。
徐某告诉闫先生:“这批设备因价格低廉,所以想要购买的人很多,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上的。”
“陈总,您想想办法,这批设备我势在必得。”为了抢占先机,徐某表示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和“关系疏通费”。闫先生心想也并非不合理,当即转账2万元给徐某。过了几天,徐某告诉闫先生,设备有着落了,但还需要3万元定金,闫先生一听喜出望外,想都没想又转了3万元给徐某。
三天后,闫先生收到徐某拍摄的一条正在装运设备的视频,陈某表示还需要支付尾款才能把设备带回去并提供安装服务。也许一切都过于顺利,让闫先生感到不安,闫先生考虑后认为还是要等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支付尾款,便拒绝了徐某的要求,然而没过多久,闫先生却发现徐某的电话一直打不通。闫先生心急如焚,赶忙来到水电公司询问后得知,该公司根本没有闫先生的订单,也没有和徐某有过所谓的合作。此时,闫先生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再联系徐某时发现电话已被拉黑,遂立即报案,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派出所内,闫先生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悔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实在没料到自己竟如此轻易被对方骗走了钱。
接到报案后,三其派出所民警迅速展开调查。通过对被害人闫先生提供的线索进行梳理,结合银行转账记录、通话记录等多方信息,逐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徐某的身份和行踪。
经过连续多日的侦查和蹲守,2月23日,办案民警最终在西宁市城西区某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徐某抓获,并为闫先生挽回经济损失5万元。
到案后,面对警方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徐某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来,徐某长期游手好闲,但平时花销大,之前徐某认识一名做二手设备买卖的朋友,又听说了闫先生有购买设备的想法,便想出了这样的诈骗手段,于是通过朋友结识了闫先生,并一步步让对方陷入自己的圈套中。
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民警提醒:
与陌生人进行商贸合作过程中,应签订正规的合同,并充分核实对方相关证件与资质,可通过查验对方个人身份证或者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相关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行骗。虽然不法分子在诈骗过程中具有隐蔽性、欺骗性,但并非无迹可循,该案中徐某抓住闫先生不在现场的空子,要求对方转账,属于较为反常的现象。面对各类所谓的“低价诱惑”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避免因贪图小利而遭受损失。在洽谈合作过程中,要自觉遵守合同的契约意识,诚信经营,切勿收款后逃匿、挥霍钱款,呼吁大家做遵纪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