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辛雪莲 仁青多杰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坪地村沐浴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里,以“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二月二“龙抬头·孝亲敬老”活动,为初春的乡村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村民在积分超市 兑换物品
爱心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走进坪地村“便民爱心积分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村民们正拿着“爱心积分卡”兑换心仪的商品。村民王生鸿用平时参与村居环境整治、孝亲敬老等活动积攒的积分,兑换了一口蒸锅、一个菜板、3个垃圾桶、3提卷纸,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个积分超市办得好!现在大家都争着做好事、攒积分,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风气也越来越好了!”王生鸿由衷地赞叹道。
坪地村将移风易俗与“便民爱心积分超市”相结合,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孝亲敬老等文明行为量化积分,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文明新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村民心中。
幸福食堂“吃”出浓浓敬老情
临近中午,坪地村幸福食堂里饭菜飘香,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可口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儿女都在外工作,平时就我们老两口在家,吃饭总是凑合。现在村里办了幸福食堂,饭菜可口还免费,还能和老伙伴们聊聊天,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了!”70多岁的魏长发对幸福食堂赞不绝口。
活动中,坪地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积极发动爱心人士为幸福食堂募捐1.6万余元,并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为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聘任食堂监事等常态化监督食堂管理及运行,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村曲艺队为村民演奏 本文配图/辛雪莲 摄
移风易俗“移”出乡村新气象
活动现场,坪地村以中央一号文件集中宣讲为契机,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如今的坪地村,结合“党建引领+五治融合”模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管理等各个方面纳入其中,实现村民自我管理。结合殡葬领域改革工作,红白理事会通过简化葬礼程序、提倡绿色环保丧葬方式等规范婚丧嫁娶传统仪式,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的同时对村内红白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移风易俗取得成效。今年以来,已劝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3户。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现象少了,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的文明之花在坪地村竞相绽放,一幅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风吹拂坪地村,文明新风扑面来。相信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坪地村的文明之花将更加绚丽多彩,乡村振兴的画卷将更加壮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