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祁瑛)近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和西宁市城北区博雅小学的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真实案例的模拟演绎,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庭审过程,亲身感受法律的庄严和神圣,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演绎了敲诈勒索和校园欺凌两起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还原了案件经过。“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严肃的庭审正式拉开帷幕。在城北区人民法院法官的指导下,学生们化身法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法警等角色,现场就演绎的案件进行审判。庭审中,“公诉人”与“辩护人”精彩辩论,“被告人”真诚忏悔,“法官”明察秋毫,整个庭审过程规范,流畅有序,学生们的演绎生动逼真,展现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通过这场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庭审的程序和规则,更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和神圣。
活动结束后,城北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对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作了点评,并结合庭审现场就校园欺凌相关法律知识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告诫学生们要敬畏法律,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此次活动是城北区人民法院和辖区学校共同拓展法治宣传活动的一次新尝试,不仅让学生们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通过实践,让学生们深化了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这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普法形式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