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祁瑛 通讯员 阳媛
近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大堡子人民法庭联合大堡子镇政府、吧浪村村民委员会,妥善化解了大堡子镇吧浪村254起因土地租赁引起的涉众型纠纷案。
现场受理案件 图片由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提供
租赁土地起纠纷
2013年2月,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吧浪村254户村民与某公司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约定将吧浪村村民名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某公司建设温室大棚等农业休闲观光综合项目,双方约定租赁期限自2013年3月至2028年3月止,共计15年。租金第一年每亩1600元,第二年至第15年按照每亩每年100元涨幅上调,直至合同期满。租金在每年2月3日前支付,若超过3个月未付,则终止合同。
合同签订后,大堡子镇吧浪村村民将土地交付某公司使用。自2023年1月起,某公司未按约支付土地租金,以叶某在内的吧浪村254户村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公司支付拖欠的租金。某公司亦提起反诉,要求叶某在内的吧浪村254户村民赔偿因阻碍经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多方联动解纠纷
与其他民事案件不同的是,土地纠纷牵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激化矛盾。
受理此案后,大堡子人民法庭了解到这起土地租赁纠纷涉及面广、人员众多、矛盾复杂,主动加强与大堡子镇政府、吧浪村村民委员会等部门多方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利用网格化摸排对土地租赁潜在风险隐患进行汇总研判,推动行政资源与司法资源有效整合,预防矛盾升级。
示范诉讼推动批量化解
考虑到涉案土地租赁纠纷的诉争事实基本相同,大堡子人民法庭根据其呈现出的涉众群体人数众多、土地面积广的特点,决定选取1件案件进行精细化审理,通过示范诉讼带动涉众型系列案件化解。
大堡子人民法庭多次组织大堡子镇政府、吧浪村村民委员会、某公司、吧浪村村民代表等召开案件协调对接会议,分析双方法律关系、总结矛盾争议焦点,强化释法说理,平衡各方利益,协商确定合理化解决方案。
经过多轮调解,以叶某在内的254户村民与某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由某公司按照每年每亩2600元的标准,向254户村民600余亩(40公顷)土地支付欠付的租金共计160万余元。
了解案情
“法官包村”跟进
最终,此案以调解履行完毕后撤诉的方式结案,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吧浪村254户涉众型土地租赁纠纷得以全部解决。
结案后,大堡子人民法庭在大堡子镇吧浪村建立了法官联络工作站,指定1名法官下沉至吧浪村,以“流动审判小组”的方式实时跟进调解方案履行进度,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对有可能升级的矛盾纠纷,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严防事态扩大;对于已经调解完毕的矛盾纠纷,以多种途径适时回访,详细掌握调解后续情况,防止矛盾反弹,以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目前,此案160万余元款项已全部支付履行到位。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大堡子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落实城北区“四元四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要求,找准多元解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着力点、落脚点,贴合区域特色,前移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职能,以“多元联调+示范诉讼”模式快速介入,采取“一案一策”的方式重点防范、扎实推进,通过点对点排查纠纷、线连线对接进展、面对面开展工作、实打实跟进进度,做到“一起纠纷、一名法官、一个流动审判小组、一个化解方案”,将“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为城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