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10月30日,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反诈公开信,提醒网约车、出租车、货拉拉驾驶人和闪送、外卖、跑腿工作者谨防近期多发的转移诈骗赃款赃物的新型诈骗。
据了解,近期,全国多地发生诈骗分子利用滴滴、出租车、货拉拉、闪送、跑腿等方式转移诈骗赃款赃物的新型诈骗案件,诈骗分子通过“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投送”的组合模式进行诈骗,利用出租车、网约车、外卖、闪送、邮寄、跑腿等方式,将现金或黄金运送至指定地点,并安排人员与投送人交接,以不见面、不现身的方式将现金或黄金取走,最终成功转移赃款赃物。作案手段为人货分离,下单人只运送包裹,不乘车;通过出租车、网约车,跑腿人员运送包裹(现金或黄金),一般用纸箱、文件袋并用胶带封装,包裹上常见“重要文件”“贵重物品”等字样;包裹上车后,下单人会索要驾驶人身份信息,拍摄运送车驾驶人的照片;接受包裹人员往往会戴帽子、口罩、墨镜等掩盖面部特征。
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如遇上述情形, 务必第一时间拨打反诈专线“96110” 或到就近派出所报警, 经提醒后仍为犯罪分子转移物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