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李永皓)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博物馆了解到,由省博物馆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喇家遗址博物馆地震受损文物修复项目工程完成并通过初验。
受积石山6.2级地震的影响,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的喇家遗址博物馆部分文物展品受损。喇家遗址博物馆委托省博物馆组织文物保护人员,迅速完成《喇家遗址博物馆地震受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专家审核。受损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由省博物馆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展,两家单位分别承担33件和35件受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
由省博物馆承担修复的陶质文物受损程度各不相同,碎片大小差异较大,破裂严重的陶器碎片数量高达80余块。修复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参照文物原始照片,结合器形的弧度、纹饰、茬口等特征,精确完成粘接复原工作。经过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的努力,最终于7月中旬完成全部保护修复工作。
在项目初验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现场查看了文物修复成果,审阅了相关档案资料。通过讨论后,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今后,省博物馆将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结项报告中的相关档案资料,补充文物病害数据等,以确保该项目顺利完成结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