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恰吉的幸福生活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19 12:52:44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1019055927恰吉为女儿辅导作业。陈贇业 摄


10月14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村民恰吉一如往常,用心准备晚餐,等待她的两个女儿放学回家。

  “家里水电气暖一应俱全,出门就有超市、公交车站,生活很方便。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学校离得近也很漂亮。周末,一家人驾车外出游玩,幸福感满满。”厨房燃气灶旁,恰吉正在照看锅中烹煮的食物,谈及生活的点滴,脸上满是笑容。

  1993年出生的恰吉曾跟随父母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沱沱河畔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彼时,一家人以放牧为生,住帐篷、点油灯、喝雪水、吃糌粑……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重阻碍。2004年,恰吉一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海拔4700米的山上搬迁到了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南郊,住进了政府精心规划并建好的崭新村落——长江源村。

  “那年我11岁,上小学五年级。爸爸妈妈带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还送我到家门口的学校读书。从那以后,吃住行变得方便了,我还结交了很多小伙伴,别提有多开心了!”时隔多年,恰吉依旧清晰地记得初到新村生活时的情形。

  恰吉回忆说,入住长江源村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红彤彤的小脸蛋变得白皙,家里的蔬菜、水果以及零食小吃日益增多,餐桌上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电视、手机、互联网极大地充实了生活,自己也变得更加开朗活泼。

  2014年,恰吉与同村的穆才让结婚。婚后,两个可爱的女儿相继出生,恰吉自此开启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模式。在恰吉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张全家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恰吉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自己和老公作为村里的生态管护员,每年可领管护补贴2.16万元,家里老人和孩子每年每人可领补贴5600元。还有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等,这些收入给了一家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

  这些年来,恰吉一家始终在为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夫妻俩成为村里的生态管护员后,不仅按时上山巡护草原,还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用心守护着美丽家园。每当镇上在长江源村、国道109沿线、沱沱河沿岸等区域组织开展垃圾捡拾等志愿活动时,他们必定不会缺席。与此同时,夫妻俩还加入了村里的岗尖梅朵演出队,他们跟随演出队四处演出,普通话日益流利起来,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此外,夫妻俩还特别重视两个女儿的教育,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自学课程知识为孩子辅导作业,期望孩子能够凭借知识走上更加光明的人生之路。

  恰吉说:“我们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家人格外珍惜。我们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傍晚时分,恰吉的小女儿巴桑拉毛和大女儿才让吉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晚饭后,才让吉乖巧懂事地拿出书本,专心致志地做起作业。巴桑拉毛则在一旁缠着恰吉给自己讲故事。恰吉声情并茂地向女儿讲述大家维护生态环境的故事,巴桑拉毛听得津津有味。

  “爸爸妈妈告诉我和姐姐,现在草绿绿的,水清清的,就是大家保护环境的成果。”巴桑拉毛眨着美丽的大眼睛说道。

  在恰吉的手机相册中,存储着一张张见证长江源村变化的照片。照片里,如今的长江源村,笔直的村道与整齐划一的民居交相辉映,村道两旁的绿化树木愈发挺拔高大,路灯将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照得通明,新建的农贸市场、文化长廊、村史馆、停车场,以及新开的餐馆、商店、超市、民宿和物流服务点,展示着长江源村的日益完善与繁荣。

  “等两个孩子再长大一些,我打算在村里多做些事情,为美丽家园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恰吉说,这些年,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自己和家人从中享受到了很多福利。未来,自己会和村里人一起全力以赴,让长江源村的幸福延续下去。

(编辑:李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