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党春艳:做孩子们的 提灯照路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10 15:47:20 来源:青海法治报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张小娟

党春艳,现任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从事检察事业以来,她始终心怀法律信仰,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省三八红旗手、全省检察机关第九次双先表彰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公诉人、西宁市十佳公诉人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23年,党春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言辞敏锐、行事干练,是党春艳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初出茅庐到深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党春艳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那股劲儿让同事们印象深刻。

谈及自己的检察生涯,党春艳告诉记者:“从检29年,司法理念不断进步,不变的是对每一起案件的严格精准的审查梳理,特别是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如我再诉’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用心、用情、用理办好每一起案件。”


做孩子的“启明星”

“阿姨,我知道错了,我还想上学……”

“我听阿姨的话,每天都坚持锻炼和看书,我想去参军……”

这是一些曾经在“迷途”的未成年人给党春艳说的话。对他们来说,这位检察官阿姨不仅有威严的一面,更是一位温柔如水的知心阿姨。

刚从事公诉工作后不久,党春艳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罪未成年人小罗是校园一霸,让家长无奈、让老师头痛。“小罗故意伤害他人,一开始真的想将他送上法庭一诉了之,可是,小罗才刚满15岁,如果一诉了之,那么,他的人生就会被彻底改变。看着他尚显稚嫩的面庞,我犹豫了,想着尽最大努力去挽救他。”党春艳说。

于是,她多次找到小罗的父母、老师、同学走访,了解到小罗也曾经是个优秀的孩子,但因为总受他人欺负,小罗索性变成了欺负他人的那个人。

为打开小罗的心结,党春艳带着老师和同学们和他进行长谈,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当党春艳拿出小罗曾经的三好学生奖状问小罗欺负他人的感受时,小罗沉默了。

“阿姨,我知道错了,请您帮帮我,我还想去上学!”小罗真诚的道歉得到了被欺凌同学的谅解,检察机关也最终决定对他作附条件不起诉。“我联系学校组建帮教小组开展联合帮教,在我们的监督下,小罗也顺利地度过了考察期,考上了心仪的高中。” 党春艳感慨万千。

通过小罗的案件,党春艳学会了从公诉席上走下来,领悟出了“办案对我们而言是工作,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却关乎整个人生”的道理。


做好“守心”事业

在党春艳办理的众多案件中,有这样一起故意杀人案深深地触动了她,让她坚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初心。

那是一个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年仅16岁的小华却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至暗的时刻。由于歹徒行凶,年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他与年仅7岁的妹妹在这个晚上成了孤儿。

当党春艳看到病床上缠满纱布的小华,很难相信这个身形瘦小的男孩,在歹徒手持砍刀对母亲行凶时两次勇敢地站出来保护母亲,母亲伤重离世,而他也被砍成重伤。案件发生后,一连好多天,小华那双充满惊恐、伤痛和绝望的眼睛一直在党春艳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作为检察官,党春艳一方面需要引导侦查取证,还原案件事实,让行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对孩子的保护刻不容缓,需要尽快想办法引导小华和妹妹走出伤痛,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勇气。她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如何从法律、医疗、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给予两个孩子更多的保护。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华被送入医院进行救治。同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小华和妹妹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落实法律援助、提供经济救助,将他们纳入民政保护,让伤愈后的孩子心里有底、生活有依靠。

当党春艳到福利院回访探望时,小华自信地告诉她:“阿姨,我会努力生活的。”看着小华充满信心的样子,党春艳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和“为什么不能仅仅是公诉人,而更应该是未成年人的守护者”。


一切为了孩子

“一个人做得好,只能换来群众一时满意。只有一群人做得好,才能换来群众持续满意。”为了更好地保护全省青少年儿童,党春艳和同事们向省人大专题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制定21项措施贯彻落实审议意见,连续两年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获得省人大、省政协高度评价和专门肯定。撰写未成年人犯罪态势综合分析报告,得到省委高度重视。高标准开展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改革,与高校联合成立课题组,撰写调研报告,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青海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意见》,推动全省未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联合多部门先后发布4批27件典型案例。今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第45个检察开放日上,党春艳代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条线讲述未检办案故事。

“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未检工作中,我们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孩子,每个孩子犯罪或被侵害的背后,都有着家庭和社会等多重原因。我们办理的不只是案件,还是孩子的明天,关乎国家未来。”为此,党春艳要求全省的未检检察官不能就案办案,要在办案中多思考一点、多往前走一步,找到孩子的有效矫治点和感化点,实现从“医人”到“医心”,从办理个案到助力社会治理。

党春艳带领部门人员以“未爱·守心”为品牌,构建了“未爱·守心”党建小课堂、法治云课堂、省市两级未检专业化办案团队等品牌矩阵,推动全省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挽救更多罪错未成年人,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与省妇联等5部门建立“未爱·守心”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推动全省检察机关建立35个社会支持体系,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分级教育矫治,受益罪错未成年人1500余人。经帮教,14人考上大学。



“未成年人今后的路还很长,如果能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驱散阴霾、带来光亮,即使再辛苦,我也愿意做这样一个提灯照路人,做青少年儿童心中值得信任的‘守心’检察官,守护他们向阳而生。”党春艳说。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