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两会时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0 10:45:36 来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坚决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树立紧迫感,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青海在全国属于后发展地区,为确保在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将新型工业化放在国家发展大局来考量。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扬优势,把“高地”“四地”作为主战场主阵地,力争在一些领域提升青海工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着力打造清洁能源、盐湖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数字经济,以及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牧业、生物医药、高原康养等特色产业,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青海资源丰富,特色优势明显,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充满自信地发展具有青海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在这方面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有些已初显成效,比如在新能源建设方面,青海绿电数年领跑。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干旱荒漠已经生长出连绵的海洋蓝光伏发电园区,不仅把这片荒漠戈壁有效利用了起来,建成了清洁能源基地,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光伏板下牧草茂盛,生产出了有名的“光伏羊”。龙羊峡水电站也实现了水光互补发电。这些生动实例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在因地制宜,关键在科技创新。

青海幅员辽阔,各地都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有利条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我们不仅要有前瞻的战略眼光、更要有务实举措和积极的担当作为。要扎扎实实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落实到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推动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海观察)

(编辑: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