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潘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人征信的作用越来越大,关系到贷款、出行、信用卡申请等方方面面。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征信维护。
于是,就有骗子瞅准了这点,设下骗局,引人上钩。
王森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某家企业上班,他正打算买一套房子作为婚房。不承想,一个简单的愿望却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一天,王森看完几个楼盘后,正沿着南川河散步,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拿起手机一看,是个陌生号码,带着疑惑,王森接起了电话。
“您好!请问是王森先生吗?”
“对啊,是我啊,怎么了?”
“王先生您好!我是银监会的工作人员李成。我们通过系统查询了解到您在某金融机构有贷款记录,需要您注销,否则会影响到您的个人征信。”
听到这话,王森紧张了起来,眼看着要买房了,个人征信出问题怎么办啊?!情急之下,王森添加了对方的QQ号。
加上好友后,李成通过QQ向王森发送了一个号称是“银监会”的网址。王森通过这个网址,点击了在线服务的窗口。此时,一个“客服”对话框跳了出来。
“王先生您好!关于您的贷款记录,这边需要您通过贷款来对冲。”在“客服”的引导以及QQ语音指导下,王森完成了操作。
最终,王森分别从某平台贷款18900元,从某支付APP上贷款12000元,并转账汇款到了“客服”提供的两个银行账号上。
转账完成后,王森突然意识到不对劲,遂向“客服”提出要拨打银监会的电话核实。听到王森的话,对方“客服”立刻挂断了电话。
这时,王森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骗了,他立即赶往西宁市公安局南川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报警。经接警民警核实,王森共计被骗30900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警方提示:
银监会、客服电话一般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如接到自称银监会、某金融机构客服的电话,一定不要轻信转账。对电话内容存疑,请直接拨打(全国公安机关反诈专线)96110咨询。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能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不加好友,不打视频。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视频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一定是诈骗!
谈及征信切勿慌张。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