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
近年来,网络贷款因其方便快捷、操作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不少人急用钱时的第一选择。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网贷这块“香饽饽”,钻法律的空子,让一些不明所以的群众深受其害。近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帮信案”。
“最近正愁办不到贷款,恰好看到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贷款广告,本以为能顺利办理贷款,却没想到是个骗局……”
2023年12月19日,急需用钱的郑女士因自身征信问题,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恰巧此时,她在手机上看到一条快速办贷的广告,便与之咨询办理贷款事宜。通过联系,对方承诺不需要提供征信即可快速办理贷款,急需用钱的郑女士未经思考,便按照对方要求,将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发送给对方。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轻松办到贷款,但对方却以郑女士的银行卡内资金流水不足为由,提出需要为郑女士银行卡“走流水”,并发来多个外省银行账户,信以为真的郑女士按照要求,将对方转来的14997元分多笔转入这些银行账户内。
一番操作之后,对方称贷款正在办理中,需要等待几个工作日。一天、两天、三天……迟迟没有收到贷款资金到账信息的郑女士便联系对方询问情况,但发现电话早已被对方拉黑,且自己的银行账户也被冻结。就这样,一直等待的郑女士没有等到贷款,却等到了上门的民警。
“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我们依法将你传唤至派出所,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听到民警说的话,郑女士惊讶到一时语塞。当民警问起郑女士是不是最近帮别人转过账时,郑女士才反应过来。
原来郑女士在贷款时,对方告知郑女士账户“流水”不够,需要填充账户“流水”,实则是利用郑女士账户进行洗钱。2023年12月底,城东区公安分局八一路派出所收到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推送消息,发现郑女士的账户“流水”异常,八一路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调查。
在讯问室内,郑女士十分震惊和后悔:“我只是想在网上贷款,钱也没拿到,还进了派出所。”
“所谓的‘网贷人员’实际是电信网络诈骗人员,他们利用你着急用钱的心理,通过你名下银行卡账户进行洗钱。你本可以直接拒绝,不进行网络贷款,但是你因一时心存侥幸而陷入对方圈套,最终不仅没有拿到钱,还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八一路派出所民警向郑女士解释道。
目前,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公安分局已依法对违法行为人郑女士作出了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警方提示】
天上不会掉馅饼。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中,隐藏着一条黑灰产业链,部分人员明知他人在实施网络赌博或诈骗等犯罪活动,却因贪图蝇头小利而提供技术支持或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不仅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也沦为“阶下囚”。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要在思想上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二要及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手机防护装上“金钟罩”;三要守好电话卡、银行卡、支付宝等,避免成为电信网络犯罪的“工具人”。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7条第2款: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