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法案故事

“高富帅”骗走的155万回来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04 11:30:39 来源:《重庆法治报》

“多亏你们的不懈努力,帮我成功追回被骗的155万元,我一定吸取教训擦亮双眼,同时也会向身边人讲述我的事例,提醒大家谨防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王女士在领到返还的被骗款后向民警连连道谢。2023年12月29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在刑侦支队反诈中心举行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仪式,向7名被害人返还资金209万元,其中最大一笔为王女士的155万元。

2023年4月,王女士通过某社交软件结识了男子郑某。郑某自称从事金融相关工作,事业有成,收入颇丰。接触中,郑某对王女士嘘寒问暖,温柔体贴,很快获得了王女士的信任与好感。经过一段时间的频繁聊天,双方感情迅速升温,发展为网恋关系。

郑某告诉王女士,自己有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渠道。王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投资,发现果然能赚钱。随后,在郑某的诱导下,王女士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陆陆续续向该平台投入155万元进行投资。

然而,当王女士准备大金额提现时,却发现怎么都不能成功。王女士找郑某询问情况,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了。随后,王女士在朋友的陪同下到江北城派出所向民警求助。接报后,办案民警第一时间开展紧急止付工作,并进行资金追踪,成功拦截大部分涉诈资金,并为王女士成功追回155万余元。

办案民警介绍,这是典型的“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把自己包装成热情又多金的股票分析师或数据分析员,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精准行骗”,通过“蝇头小利”“嘘寒问暖”“建立恋爱关系”等方式套近乎,以降低受害人的防备之心。获得受害人信任后,他们便会伺机“透露”自己的投资理财经验或称自己掌握了某金融平台的“漏洞”,可以稳赚不赔。受害人若是反诈意识薄弱,就很容易掉进诈骗陷阱。

警方提醒:

谨防冒充网购客服、刷单返利、网络贷款、投资理财等电信网络诈骗形式,积极下载、安装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开启预警保护。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消息”“大师指点”,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骗局。如遇诈骗请立刻报警,不要心存侥幸,以免遭受更大损失。


(编辑:李毛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