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祝嘉忆
个人简介:
旦正才旦,1994年3月出生,藏族,共青团员,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铁吾村村民。大学毕业后,他以自己所学服务群众,特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本村群众的思想工作,成为一名编外扶贫人员。
救火时毫不犹豫
2020年2月28日17时左右,旦正才旦刚学完一节公务员考试培训网课,站起身来在窗户边休息。“因为我们村就在东山林场附近,我一眼就看见了那里冒着浓烟,这一定是着火了。”自小在林场长大的他心头一紧,旦正才旦无暇多想,就冲出家门向林场跑去,还一边呼救,招呼其他群众一同去救火。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旦正才旦,看见熊熊大火即将从山脚下的庄稼地里烧进林场围栏,心想这火要是烧进林场里,那后果不堪设想,旦正才旦毫不犹豫跃入围栏,与火势相对,脱下衣服扑火。可是火越烧越旺,这时,旦正才旦看到林业站工作人员拿来的灭火弹,脑海中瞬间回想起自己参加学校消防演练时的情景,便赶忙提来一个灭火弹准备灭火,可“嘭”的一声,灭火弹在旦正才旦的手中爆炸了。
在附近灭火的村长李先、村民旦正多杰等人听到那声响都吓了一跳,向旦正才旦看去,他的右手已是血肉模糊。危急的情形让看在眼里的人不敢多耽搁,连忙将他扶下山,送往黄南州人民医院紧急治疗。
重伤时一心牵挂
经黄南州人民医院初步诊断,旦正才旦的右手粉碎性骨折、主动脉断伤、肌肉炸碎,医生为其紧急止血包扎后,建议尽快去省城医院进行救治。在青海省康乐医院,旦正才旦接受了右手清创、骨折内固定、血管囊缝合、神经、肌腱探查修复术。
住院期间,隆务镇、东山林场的领导、村民们都多次赶来看望他。
旦正才旦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一直以来热爱党的事业,助人为乐,他们对于儿子的伤,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他们明白,为国、为民出力是应该的,儿子这样勇敢无畏的行为是值得为荣的。“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旦正才旦的父亲说。
起初,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旦正才旦还有些许为难,在身边人的劝说下,他才答应接受采访。
“今天枝繁叶茂的东山是多年来各族干部群众努力的结果,虽然受伤了但我毫不后悔。”住院期间,旦正才旦还一直挂念着东山的火灾,“没能全程参与灭火才是我最遗憾的事”。
欣慰的是,旦正才旦的伤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康复顺利。
“我一直在家中休养,也在努力复习备考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旦正才旦告诉记者。
夸奖中谦虚内敛
舍己救火的壮举并不是旦正才旦一时的作为,一直以来,他以自身所学帮助他人、服务家乡。提及旦正才旦,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要夸上两句,“旦正才旦从小就是村里、学校里人人夸奖的好孩子。”“他是其他孩子的好榜样。”
在学校期间,旦正才旦以优良品德和优异成绩,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在旦正才旦的家里,半面墙上挂满了他的各种荣誉证书,他也常常对朋友们说要好好学习,不贪图安逸,要热爱民族大家庭,成为对社会与国家有用的人。
不仅如此,旦正才旦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礼貌、热心一直是他做人做事的态度。同学们说:“旦正才旦在学校时也很乐于助人,哪个宿舍有水电方面的问题,他主动跑去维修。班里有什么纠纷问题,他前去调解,尤其是他当宿管会干部和班干部的时候,班里面没出现过任何安全隐患,班里称他为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身边人的夸奖在旦正才旦看来并不是炫耀的标签,而是他坚持认真踏实本性的动力。这一次见义勇为后,大家都称赞他是“雷锋式的好青年”, 隆务镇党委和镇政府授予他“爱心互助好榜样”称号,此外,2020年7月,同仁市委市政府将旦正才旦评为“同仁市见义勇为好公民”,2021年12月,中共青海省委政法委员会、青海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旦正才旦“青海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旦正才旦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在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树立了当代青年的标杆,是当代青年应当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