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守护生态高地

——记“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青海省公安厅森林(国家公园)警察总队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6 09:53:30 来源:

开展党建活动

巡逻

法治宣传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31岁的年轻队伍,他们勇担使命奋力推动祁连山生态执法保护跨越式发展,在推进专项执法管控、综合执法检查、跨区域联合执法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示范性、引领性、可复制性的国家公园执法经验,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提供了坚实保障。用青春谱写着一篇篇动人的生态华章……近年来曾先后获得诸多荣誉。今年5月25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又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

生态保护做先锋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冰川水源涵养功能区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祁连山生态环境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对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研究部署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保护工作。

立足生态资源保护的新起点,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坚持把保护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资源安全作为践行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责任,坚持不懈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科学定位、政治嘱托、发展厚望、奋进激励转化为最生动最持久的实践,兢兢业业、无私无悔奋战在祁连山生态保护执法战线上。

保护好祁连山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政治责任。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执法保护工作中,森林公安肩负国家重大政治责任,勇做生态保护先锋,始终把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工作总目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提升执法保护能力,在执法巡查方面大胆实践,建立青、甘两省和属地多部门联动执法新机制,形成多领域参与打击生态资源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以“三点一线”党建品牌创建为依托,联合基层村两委搭建执法、宣传、巡控共建共享平台,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对生态环境资源执法工作的参与度和知晓率。通过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努力,祁连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各类生态资源安全稳定,得到了国家核查组、中办回访调研组、中央环保督查组的认可和肯定。2017年获得国家“绿盾2017”专项巡查组“实地免检”认可。

试点工作勇担当

“青海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试点工作中,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战略部署,主动承担起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资源专项整治和统一斗争,立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服务保障我省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推进“一优两高”贡献公安智慧和力量。

为充分发挥公安部门整体作战优势,构建国家公园跨省区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推动跨省区联合执法。积极联合甘肃警方有效消除行政区域壁垒,最大限度挤压犯罪活动空间,构建两省国家公园森林警察沟通顺畅、信息灵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截至目前,两省国家公园森林公安部门互通案件线索60余条,查处多起违法案件。

对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矿区,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域巡逻,相继组织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春季执法检查”“清风”“昆仑2021”行动,打击整治“沙霸、矿霸”自然资源领域黑恶犯罪,打击长江、黄河、青海湖非法捕捞等系列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同时积极完善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内发动举报、联合督办、协调指导、宣传引导、打击震慑一体化工作流程,推动了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相继破获了涉及国家公园“德令哈1·12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案”“祁连县1·11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等重大刑事案件,共计18起,行政案件47起,刑事诉讼42人,单位7个,收缴各类作案工具123件,各类野生动物制品80余件,救助野生动物25只(头),放生飞禽12只。

区域合作显成效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资源执法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跨省区,执法标准高、范围广、任务重。结合工作实际,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主动联合各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行政执法部门,秉持“系统保护、综合执法、协同配合”的原则,合力建立“信息共享、疑难互商、技术互帮、整体推动”的执法巡查长效机制,通过采取信息共享、技术互帮、力量互补等方式,着力加强试点区域线索收集和执法打击能力,每年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开展两次以上专项巡逻检查工作。

截至目前,国家公园森林公安联合各行业管理部门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所有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清退涉及自然保护区矿业权26宗,核查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点位366处,查处了18起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在探索中,理顺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执法行刑衔接机制,有力保障了园区内各类自然资源安全稳定。

秉承“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的宣传原则,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坚持执法巡逻与宣传引导相结合,以进村社、进学校、进机关“三进”为抓手,切实将宣教工作贯穿始终。结合各类专项行动,深入国家公园内及周边村社,开展各类打击生态资源领域违法犯罪宣传活动460余次,编制《给牧民群众的一封信》,走访牧民6900余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6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92000余人。

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影响力,联合园区周边中小学,开展“保护碧水蓝天 营造绿色祁连山”主题宣教活动20余次,精心制作《假如森林发生火灾》动漫宣传片,播放点击量达3万余次,得到了国家防火办通报表扬。在积极推进国家公园法制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的同时,主动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以“绿色讲堂”的形式,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并邀请教育、宣传部门及乡镇政府参与宣教活动,倡导社会各界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通过不断执法实践,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探索建立了国家公园联合执法机制,从开创省际联动、省内联合、多部门整合的立体执法模式开始,深入开展各类执法检查行动,年均巡查巡护里程近万公里,常年穿行在终年积雪的山区、路途艰险的矿区、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时常徒步几十公里开展巡查,真正做到了“执法不走过场 巡逻不留死角”,有力保障了园区生态安全稳定。国家公园试点以来园区内无新增的开发项目或经营活动,各类探采矿活动全面停止,做到违法开发和偷采盗采违法行为“零发生”。

本版图片由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提供

(编辑:何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