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辛金清:

不忘初心的承诺践行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1 09:47:44 来源:

辛金清

中共党员,2009年从警,现任海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三级警长。

2015年获得青海省公安厅个人嘉奖、2018年获得公安部侦办“扫黑案件”一等功、2020年获得省公安厅侦办疑难案件“先进个人”、2022年获得公安部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

“请您放心,我头上顶着警徽、肩上扛着守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我一定会在自己的警察职业生涯中为群众干出点儿实事。”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辛金清在2005年协助处理一起治安案件时对群众作出的承诺,那时的他,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名辅警。

用行动践行承诺

他是不忘初心的刑侦人

2009年,辛金清成为一名人民警察,4000多个日夜,辛金清先后侦办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22起,打击涉黑组织1个、涉恶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9人,挽回经济损失1.61亿元,追缴非法所得3815万元。主抓侦办了海北州首例分裂国家案件和首例“食药环”案件,尤其在“海北州某医院销售假药案”的受理、立案、批准逮捕,再到提起公诉,辛金清摸着石头过河,边办案边学习藏药基本知识,多次前往省药品管理部门、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辗转西宁市、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等地行程2万余公里,协同药品管理部门咨询藏药的真伪界定标准,对海北州某医院销售的藏药做出准确定性,成功办结了此案。

“只要有阿辛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不论是熬更守夜的蹲守,还是夜以继日的信息甄别,不管是历尽艰险的千里追逃,还是危机四伏的现场抓捕,他总是不知疲倦、乐在其中,他是我们支队疑难案件侦办的急先锋。”和辛金清共事13年的王永春说。“阿辛”同事们都这样亲切地称呼他。

“人生有两大好事,一是遇到好师父,二是遇到好领导,我很幸运,都遇到了。”辛金清说。

2013年,一起入户盗窃案现场勘查过程中,面对双层玻璃上的指纹提取,辛金清犯了难,在一筹莫展之际,他随手拿起了茶几上的香烟抽了起来。

“当时,思绪很乱,也没多想。”辛金清说。

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却让一旁的师父看在眼里。等工作结束后,回去的路上,师父告诉辛金清:“以后的工作中,你还要参与很多案发现场的勘查工作,面对巨额的涉案资金,你是不是也要随手拿一点儿?抽了一支香烟,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这是你一个习惯的开始,陋习要坚决改掉,我们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就是这样一次生动的警示教育课,让他形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日后的办案实践中,更加注重细节,严于律己。

参加刑侦工作之初,一次布置会场的工作任务因为辛金清的“马大哈”没能完成,第二天领导一句:“小辛,安排的工作要及时落实。”让辛金清羞愧难当。领导的及时鞭策,让他逐渐在工作中形成不拖、不等、不靠的良好习惯。

在磨砺中成长

他是恪尽职守的刑侦人

“这部手机是在一次抓捕行动中摔坏的,来电时偶尔是静音状态,有一次还耽误了一个很重要的电话,现在,每三分钟我就会看一看手机是不是有电话打进来,想用这个习惯提醒自己,工作不能懈怠。”在辛金清的办公室,他拿出陪伴了他4年的手机说。

破得了案、追不了赃,一直是制约群众满意度的瓶颈之一。工作中,辛金清始终坚持民生警务理念,时常要求民警要将办案“重心”整体后移,把打击罪犯的“句号”画在追赃挽损之后,要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不但要让群众有安全感,还要有满意度。他将追回多少赃物、帮群众挽回多少经济损失作为从警以来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2021年,辛金清带领专案组打击违法犯罪嫌疑人6人,追缴非法所得3815万元,其中冻结资金342万元。

2014年11月,按照省公安厅强基安民工作部署,辛金清被选派到海北州刚察县。半年的强基安民工作中,他和基层民警深入探讨,一同为强化基层力量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向在一线的同事学习,认真履职,得到基层单位的认可,工作突出被海北州公安局授予三等功一次。

2015年11月全国部署开展警力下沉,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辛金清自愿下沉到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学习锻炼,在门源县刑警大队挂职任副大队长期间,他带领5名新入职民警扎根基层,顶风冒雪、认真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强化基层基础,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的新要求,交上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得到了海北州公安局党委的高度肯定。

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辛金清主动向海北州公安局党委请缨,先后参与侦办青海省首例涉黑案件,面对恐吓,出重拳、扫黑恶、保平安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经过多番努力,成功核查出该涉黑组织的“四个特征”、人员组织架构、违法行为及社会危害性,案件侦办结束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公安部授予一等功,被海北州公安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2019年至2020年,辛金清在担任海北州公安局扫黑除恶线索核查组民警期间,重点核查公安部督办线索2起,省公安厅督办线索3起,圆满完成扫黑除恶线索核查工作。

2021年8月14日,辛金清孩子满周岁,正当大家齐聚一堂为孩子庆周岁时,辛金清接到“海北辖区发生煤矿冒顶事故,迅速返岗。”的命令,他没有向家人作过多的解释,第一时间组织10名侦查员组成的专案组赶赴柴达尔煤矿冒顶事故现场,按照事故处置指挥部分配的工作任务,开展调查工作。在前期证据薄弱的情况下,辛金清坚守办案区取证工作一周,带领专案组对重点人员取证10份,固定、完善案件的重点证据,为“8·14”柴达尔矿重大劳动责任事故案件顺利起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真情呵护家人

他是有家庭责任感的刑侦人

家人的身体健康成为辛金清最大的牵挂。2018年8月,家中老人胃部活检发现癌细胞,急需手术,另一名年迈老人因高血压需要住院治疗,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攻坚期,由于案件高度涉密,辛金清只能告诉妻子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不能请假、没有休假。妻子知道作为警嫂更应在此时为他照顾好“大后方”,她独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整日奔波在为家辛劳付出的路上。

案件侦办讲求时限,不允许有任何怠慢,这是他的职责所在,然而对于老人没能做一个孝子,对于妻子没能做一个好丈夫,对于孩子没能做称职的父亲,是他最大的遗憾。

“他工作很忙,但从来不会忘记家人的生日,不会忘记结婚纪念日,我理解他,我只希望他能平安。”辛金清的妻子陈雪然说。

“这些年,对于家庭,我亏欠了太多,但我无愧于头顶的警徽。”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13年的从警生涯,锻造了辛金清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品质,他用担当和奉献逐步成长为海北刑侦战线的“排头兵”,重案大案要案的“急先锋”,他用无悔的青春,展现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人民警察的执着和初心。

在这片红色精神高地,人民警察用无私书写忠诚,用青春奉献高原,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民警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时代最强音。

本版图片由海北州公安局提供

(编辑:何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