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向我们发起了挑战。随着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骚扰电话烦不胜烦,一条短信、一个链接,可能导致财产受损。
10月11日,在西宁中心广场,各单位拉着横幅和展板为市民发放网络安全宣传资料,讲解网络诈骗案例,宣传网络安全法,赠送纸巾、雨伞、环保袋等礼品。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这里举行。
“怎么保护个人隐私?”面对市民的疑问,西宁市公安局民警耐心讲解:“在网上保护个人隐私很重要,聊天晒照要谨慎,养成经常修改密码的习惯,不要随意上传身份证照片,非法链接不要去点、不要轻信电信诈骗去转账……”民警现场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保护个人隐私方法,并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市民手中。
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他曾经在多家求职购物网站注册提交了邮箱和手机号码,李先生经常会收到一些卖房、卖车、装修的电话和短信。李先生说:“这件事情时刻提醒我,要有网络安全意识,一旦有了保护和处理好个人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就相当于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通过参加宣传活动,群众懂得了如何安全上网,怎样甄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同时也更加了解了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的相关知识。群众纷纷表示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回家一定会向家人讲解网络安全常识。
青海省总工会网络和社会工作部部长桑峻岭说:“省总工会将网络安全法治宣传教育与建会、管会、履职、维权等工会组织建设与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有效结合,在门户网站设置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栏,以开展‘12·4’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宪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会工作者和职工群众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
11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司法厅了解到,2016年以来,我省连续六年通过“法宣在线”国家工作人员在线普法学习考试平台,组织全省范围的学法用法及考试,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依法治省考核。通过以考促学、学用结合,检验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成效,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有效提升了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为深入推进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以及全面深化依法治省和推进法治青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省法宣在线注册人数达174738人。
西宁电视台《夏都说法》节目制片人杨涛说:“《夏都说法》本身的功能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案件,使观众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学习到法律知识,并能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法治栏目的制片人,我深知法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血液,是规范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