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傲雪寒梅 守平安

——记西宁市大通县委政法委张桂梅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01 21:25:56 来源:


8d83b270-ec98-40f6-95a2-ea8a725ddf6f.jpg.jpg

本报记者 祝嘉忆

人物档案

张桂梅

中共党员

现任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多年来一直从事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为平安大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大通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不懈追求 一心为民

张桂梅所负责的综治办承担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政治性、原则性强,工作繁杂要求高。“事不过夜”是张桂梅的原则,所以她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当日的工作。

张桂梅亲自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等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强化顶层设计,以点带面打造了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导中心为枢纽,以乡镇(村、社)“1496”矛调驿站为基础,以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以基础信息数据化、排查调处流程化、管理工作网络化、监督评价机制化的“四化”联网信息系统为依托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覆盖20个乡镇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线调解信息平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批信访问题通过在线调解得到解决,大通县信访量因此大幅下降。

源头治理 防范风险

针对县域内婚姻家庭纠纷难防难控的现状,张桂梅提出了建立婚姻家庭纠纷预防调解多方联动机制,并在各乡镇实行。通过各部门闭环式调解,大通县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不断下降。

为提升大通县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张桂梅协调司法、公安、教育、法检等部门在大通县第六中学指导建设了由心理咨询室和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德讲堂、毒品知识教育室、警示安全教育室及青少年模拟法庭等组成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新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途径。

2019年冬季的一天,张桂梅在下乡督查雪亮工程运行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时,发现不久前宁大公路发生了一起小轿车侧翻在树林中的交通事故。“你们确定这起交通事故是单方事故吗?你们有没有调取相关路段的监控视频?”张桂梅详细询问后才知道这里的视频监控出了问题,她马上联系相关人员维修设备,还原真相。

最终在她的努力下真相浮出水面,原来是出事车主半夜和人飙车时失控冲向了树林。“如果事故发生在白天或者高峰期,后果不堪设想”,张桂梅指示交管部门人员依法处理。

夯实基础 创新模式

为破解网格化服务工作中网中无人、网中少人的问题,她多次深入社区开展调研,与相关部门沟通,讨论破解方法,按照实际重新划分了责任网格,选配网格员,同时制定网格员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探索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向网格员报到工作机制”,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和重大敏感节点期间,综治人员力量下沉、资源下倾的保障机制得到了显现。

张桂梅还协调落实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奖补制度,强化重点人员管控。多年来,大通县未发生过重点人员极端事件。

坚持科技防范,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张桂梅主张在县城主要街道推行“店店联防”,住宅小区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农村推行户户联防治安防范模式,以此有效预防、减少和震慑违法犯罪活动。通过编印社会治安防范手册,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她还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校园周边、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工作,治安复杂地区、城乡接合部发案率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就这样,她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安建设的岗位上,充分发挥着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图片由张桂梅本人提供

(编辑:何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