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佳 通讯员 牛虎
因怀疑妻子有外遇,西宁一男子乘妻子熟睡之际将其杀害。次日,男子自杀,却被刚回家的儿子发现,及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捡回了一条命。
杀妻自杀
“萧蔷,你怎么没来上班?”
“萧蔷,你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萧蔷,你病了吗?”
“萧蔷,你看到留言了吗?看到请回电话?”
……
短短一上午时间,萧蔷手机收到了几十条微信留言和几十个未接电话。
6月21日9时许,依照工作惯例,萧蔷应在公司做交接班,然而她没有出现,交班的同事联系不上她,也未收到回复。同事将此事上报公司相关领导,随即多人不停地联系萧蔷,但始终没有音讯。
直到中午,萧蔷的电话打通了,但接电话的却不是萧蔷,而是其丈夫君利。
君利说,昨天晚上他和萧蔷吵架了,萧蔷现在还在休息。公司直属领导小雪不放心,带着两名员工找到萧蔷家,走出电梯看到萧蔷的儿子小军在家门口急得团团转。他说父亲出事了,在等救护车。
小雪等人一进家门看到,君利仰躺在地上,双眼紧闭,两手手心朝上,脖子处围着一块被血染透的毛巾,左手手腕处也有被割破的伤口。看到此情景,小雪等人吓了一跳。没多久,救护车到达小区楼下,急救人员上楼对君利紧急施救。其间,小军发现家里的小床上还躺着一个人,走近一看,躺在床上的竟是母亲萧蔷。经医生查看,萧蔷已经死亡。
疑妻出轨
随即,小雪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接警后,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立即赶往案发现场调查取证。经西宁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果显示,死者萧蔷系被他人勒颈、捂压口鼻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而自杀的君利经医院救治,几天后恢复了健康。
办案民警一边摸排走访,一边向萧蔷同事、家属了解情况,经分析研判,锁定杀害萧蔷的犯罪嫌疑人不是别人,而是枕边人君利。
丈夫杀了妻子?随即君利被公安机关传讯。经讯问,犯罪嫌疑人君利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一切:
2003年,萧蔷大学毕业后我们相识。2010年结婚,婚后感情一直很好。2018年,我觉得萧蔷不对劲,她在微信上经常和男子杭航联系,与儿子口中的“杭叔叔”关系密切,且联系频繁。而萧蔷对我越发冷淡,还经常找茬吵架。6月20日,我们一家三口、叫上杭航及小军的同学一行6人去西宁北山游玩。18时左右,我和萧蔷、杭航各自回了家,小军则去同学家玩。
回到家后,萧蔷从杭航送的保温壶里倒了一杯水喝,还一个劲儿地夸保温水壶保温效果好。临睡时,萧蔷让我睡床,自己睡沙发。我质问,两口子睡觉为啥还要分开?为此事我很生气,脑海里不断出现萧蔷和杭航毫无忌讳的暧昧电话,总觉得萧蔷已经变心了,觉得活着毫无意义。趁着萧蔷熟睡,我拿起保温水壶多次击打她的头部,然后使劲拽住她脖子上的项链,直到萧蔷一动不动。随后,我将萧蔷抬到床上用被子盖住。
第二天,许多人都在找萧蔷。当得知萧蔷单位的领导要来家里时,不知道怎么办的我,想到了跟萧蔷同归于尽,便实施了自杀行为,碰巧被回家的儿子小军发现了。因我们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几个月前,我就跟小军说:“我跟你妈妈这样下去不好,肯定要出事,到时候你打110报警,万一出事你就去孤儿院。”
被判无期
9月25日,西宁市人民检察院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君利犯故意杀人罪。
经西宁市中院审理查明,2020年6月20日晚,被告人君利因怀疑妻子有外遇,趁她躺在客厅沙发上睡觉之际,使用保温壶多次击打头部,后又将被害人萧蔷面朝下按压在沙发上勒拽颈部项链,致被害人萧蔷死亡。次日14时许,被告人君利在家中使用刀具自杀时,被回家的儿子发现,随后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被告人君利送往某医院救治。庭审中,听取了公诉人的公诉意见、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最后陈述、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核实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并对证据进行了质证。
西宁市中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君利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君利因怀疑妻子萧蔷有外遇,在家中趁被害人睡觉之际,用保温壶击打、勒颈、捂压口鼻的手段致被害人机械性窒息死亡,杀人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依法应予惩处。鉴于本案系由婚姻家庭纠纷引发,且被告人当庭认罪认罚。根据被告人君利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相关规定,判处被告人君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案件点评★
猜疑,是婚姻的大敌
郭佳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够成为夫妻是莫大的缘分。婚姻中,夫妻间需要相互信任、包容、真诚,才能携手到老。猜忌怀疑,只能让彼此的感情日渐冷淡,最终或以离婚收场成为陌路人,或因爱生恨酿出悲剧。
本案中,君利和妻子萧蔷原本的感情是很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出现了问题,但是两人未能冷静分析、共同解决。作为丈夫的君利,主观臆断妻子变心,并没有和妻子开诚布公地谈心,致使猜忌在心中疯长,最终杀妻,令人发指;作为妻子的萧蔷,交友中没有考虑丈夫的感受,对于丈夫情绪的变化没有及时发现并予以解释,成了猜忌的牺牲品。
此案再一次警示世人,夫妻相处最忌讳的就是猜疑!猜疑是产生误会、制造矛盾的罪恶根源,而相互间的信任是维系幸福美满家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