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杨某(右)指认现场
图片由西宁市公安局提供
记者 陈文雯
同一个小区,多名住户地下室里的高档烟酒及现金被盗,地上遗留锡纸条,盗贼却不见踪影,到底是内鬼还是外贼?警方能否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盗贼?
失窃
林先生家住西宁市城西区某小区,今年年初,他打算从自家地下室里拿几瓶好酒招待朋友,当他走到地下室刚把钥匙插进钥匙孔时,门已经开了,走进一看发现地下室里空空如也,原本放置在墙边的10箱茅台酒、两瓶五粮液生肖酒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50万元现金。清点完被盗财物后,林先生立即向警方报警。
接警后,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立即处警,了解到林先生家被盗财物价值约62.6万元。因案值较大,刑警支队当天抽调30余名民警成立了“1·04”专案组,专案组民警通过刑事技术、视频侦查、外调走访等多种手段,从多角度对案件展开侦查。
现场提取证据时,林先生家地下室内遗留的锡纸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通过多方对比,确定这些锡纸条出自同一人。经多次走访调查,民警发现并不单单是林先生一家被盗,2017年至今年,林先生居住小区的地下室发生同类盗窃案居然有7起,其中较大的一起涉案价值50万元。经过警方初步统计,上述8起案件涉案价值达142万元。
僵局
林先生和其他受害人所住的小区,是由三个独立的区域组成,较于其他小区,人员较多且复杂。案发现场又在地下室,而地下室异于常住房屋,如无必要是不会常去的,故案发时间跨度长。同时,专案组民警还遇到了一个难点,地下室周边监控设施比较简陋,盲区较多,从中无法找到可疑人员的影像。
案值大、案件多,民警承受的压力巨大。“办案子就是找出一个疑点,然后去查证这个疑点。”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万斌告诉记者,因案件疑点众多,民警想尽一切办法去查证有可能的线索。刚开始,民警怀疑盗贼是一名惯犯,但经20余天的调查和大量分析,并没有发现相关人员,这样惯犯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这条路行不通,专案组民警再次进行分析研判。
“地下室周边视频监控条件差,盗贼想要带走财物,肯定需要运输工具,那么他会不会是开车进入地下停车场的?”顺着这个想法,民警大量筛查了地下停车场的监控视频,结果一无所获。是不是盗贼没到地下停车场,将涉案车停放在了小区周边呢?民警又查看了小区周边的监控视频,结果仍是一无所获。
今年4月中旬,专案组再次分析研讨案情时,有民警提出是不是小区内部人员所为?既熟悉小区环境又了解实际情况,小区住户或工作人员都有作案嫌疑。为了尽快找出盗贼,民警核查了小区所有住户和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碰到可疑人员再进一步核查,但在40余天的排查结束后,小区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又被排除了。
“加强小区保安巡逻的同时,在小区地下室继续查找锡纸条,如果锡纸条再次出现,可以断定是盗贼来过了。”5月下旬,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大队长马启文和民警分析案情后,仔细清理了案发小区地下室出现的锡纸条,如果盗贼二次返回作案,一定会带来更多线索。
转机
8月中旬,民警在梳理盗窃案件时发现,7月26日在西宁市城西区某小区地下室发生的一起盗窃案与“1·04”盗窃案的作案手法完全一致,于是串并案处理。据了解,某小区地下室被盗的有郎酒、茅台、五粮液,涉案价值20余万元。让民警惊喜的是,受害人在整理地下室时随手拍了一张照片,记录了去地下室的时间,由此民警分析得知案件发生在4月至6月期间,是多起盗窃案中时间跨度最小的一起,且案发地和“1·04”盗窃案案发小区仅隔一条马路。加上某小区地下室内监控设备良好,给案件侦破带来了很大转机。“案件终于迈出了成功侦破的第一步了。”万斌兴奋地说。
民警再次协调某小区保安加强巡逻,密切关注地下室是否有遗留的锡纸条,从而在最小范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到达案发地时间。某小区盗窃案案发时间跨度为48天,民警筛查有效监控视频,未发现有涉案车出入的情况后,针对犯罪嫌疑人转移作案方向和作案规律特点,继续筛查监控视频。
11月3日,民警对一个月内的监控视频筛查后发现了重大线索,在10月27日23时30分,一戴眼镜、中等身高、体型微胖的青年男子,在某小区的两个地下室门口徘徊,并用手触摸了门把手后才离开。顺着这条线索,民警发现,当日21时视频中的男子提着一深色手提袋跟随一女性住户进入某小区,随之警方锁定了这名男子。
抓获
11月4日23时许,民警在西宁市城北区一小区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随着杨某的落网,带破特大盗窃地下室财物系列案19起,经梳理涉案现金共计57万元,涉案茅台酒、五粮液、郎酒和高档香烟等价值共计200余万元。
归案后,犯罪嫌疑人杨某交代,他曾经在案发小区干过活,对小区的环境极为熟悉,加之他曾回收过名烟名酒,对名烟名酒很是熟悉,因此盗窃烟酒“得心应手”。杨某告诉民警,每次行窃后,他会用小推车将盗窃的财物运送到小区外,再乘坐出租车带回家。
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件点评
切莫走错人生轨道
陈文雯
想过好的生活,但因法律意识淡薄,杨某非但没有过上好的生活反而铸成大错。年轻的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便落入法网,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以失去自由的代价为自己的贪欲埋单,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将在高墙内度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好生活。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只能靠自己脚踏实地辛勤劳作。放任欲望、心存侥幸或许会有短暂的“成就感”,抑或是提心吊胆挥霍金钱的“幸福感”,但终将难逃法律制裁,让自己的人生滑向痛苦的深渊,徒留家人伤心失望和自己无尽悔恨。
盗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犯罪行为,发案率高、数量大、危害社会治安广,易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国家经济建设,扰乱公民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威胁群众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案件的另一面也反映出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给了盗贼可乘之机,在此,希望读者对自身和家庭安全防范引起重视,切莫因一时疏忽大意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