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佳 拉毛措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22年前,家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林镇某村的张磊家和王光家因一口腌菜缸发生纠纷,双方不但没有解决纠纷,反而引发了更大矛盾,最终酿成血案。案发时受技术条件限制,案件一直未能侦破。今年7月5日,大通县公安局破获了这起省级督办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
※ 借缸 引发纠纷 ※
时光回溯。1998年10月6日,惊恐的呼救声打破了多林镇某村的宁静。
多林镇某村因偏僻、交通不便,村民想要进一趟县城,办点事情、买个东西,难上加难。因当时经济不发达,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家里置办个物件也需要攒好久钱,用起来也格外珍惜。
这不,村里的张磊家和王光家是邻居,两家起初关系不错,能做到有来有往,礼貌待人。1998年的某一天,张磊去王光家串门,看到王光家院子里放着一口闲置的腌菜缸,便向王光借缸。王光心想闲置也是闲置,还没有到腌菜季节,便将腌菜缸借给张磊。
时间一天天过去,村民忙着务农,王光亦如此。王光媳妇想着霜降快到了,要赶快腌菜,方想起自家的腌菜缸还在张磊家,于是上门要腌菜缸。谁知,张磊两口子不仅没有还腌菜缸,还大骂王光媳妇,受了欺负的她将此事哭诉给了王光。王光安慰完媳妇,再次到张磊家要缸。一次两次三次……腌菜缸始终没有要回来,两家的关系破裂。
※ 酒醉 致人死亡 ※
此后,张磊家和王光家不再来往,两家人即便碰见也装作不认识。直到10月6日,正值中秋节,王光在外喝了些酒,跌跌撞撞地往家走,当路过张磊家门口时便想起来了自家的腌菜缸,砸门未果。只身往家走,在途中遇见张磊,借着酒劲王光向张磊要腌菜缸,张磊依旧不予归还,一来二去,双方争执起来,王光拿出随身的刀捅向了张磊。张磊被送往医院救治无效死亡。经鉴定,张磊属于是肝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在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却发生血案。事发后,张磊媳妇找到村干部,随即向大通县公安局报了警,办案民警赶到事发现场了解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得知了王磊家和张光家的矛盾纠纷。
※ 破获 抓捕归案 ※
案发后,民警立案侦查,但犯罪嫌疑人王光不知所踪。由于当年刑侦技术条件限制,此案一直未能侦破。在案发后的多年时间里,大通县公安局坚守“命案必破”的原则和目标,不放弃、不畏难,先后多次组织专班人员侦查,但一直没有寻获王光的活动轨迹。
自“2020云剑”命案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大通县公安局积极推动命案积案侦破工作,集中优势警力,成立案件侦办专班,多次组织召开命案积案攻坚研判会,全力推进侦破工作。通过大量的工作和科学技术支撑,经专班民警坚持不懈的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王光可能藏匿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地。大通县公安局党委立即派民警赶赴新疆,在新疆警方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王光,通过周密的安排部署,于今年7月5日将犯罪嫌疑人王光抓获并押解回西宁。
※ 交代 如释重负 ※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王光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后逃匿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供述,将张磊捅伤以后,徒步走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然后搭乘班车到了西宁市,买了一张火车票逃至新疆。
“此后,我一直隐姓埋名,靠打临工讨生活。起初靠蒙混过关还可以找到活干,可后来用工单位管理越来越严格。我想方设法洗白了身份,用姐夫的名字,在新疆找活干。后来我跟人学会了木工手艺, 一直靠此为生,直到被警方抓获。”归案后,王光交代。他说,在逃亡的22年时间里,从来没有跟家人联系过,生怕被抓也怕连累家人。现今,他觉得如释重负。
7月13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依法将犯罪嫌疑人王光批准逮捕。
8月11日,办案民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年刑侦大队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起未破的命案一直放在民警心头。一次次案件重组、一次次走访调查、一次次线索比对,最终成功侦破此案。”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案件点评
意气用事要不得
莫莫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本案中,张磊和王光系邻里关系,借东西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张磊借了王光家的腌菜缸不但不归还,还恶语相向,致使王光对其心存怨气。王光在醉酒状态下,索要腌菜缸遭拒后,选择用暴力来发泄怒气。这一刀下去,不仅仅让张磊失去了性命,更让王光失去了家人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只能活在借来的身份下。一时的意气用事换来了22年隐姓埋名、居无定所的生活,令人叹息!
如果没有张磊的借物不还,如果没有王磊的意气用事,也就没有了这起邻里血案,他们依然是和睦相处的邻居。在此,笔者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贪他人之物,好借好还。遇事也不意气用事,而是选择合理的方式解决,要回属于自己的财物。